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动态

letou体育线路中心

日期:2023-02-01 21:39:06 来源:letou体育线路中心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letou体育线路中心中新網10月8日電綜合報道,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日10時23分,全球新冠累計確診超3600萬例,累計死亡逾105萬例。巴西累計確診超500萬例;白宮醫生稱美總統特朗普已24小時未出現新冠癥狀,并已產生抗體。當地時間10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離開位于馬里蘭州的國家軍事醫療中心返回華盛頓,在華盛頓沃爾特里德醫療中心接受新冠肺炎治療后,抵達白宮時摘下口罩。  特朗普已產生新冠抗體?  白宮疫情或將致數千人感染  目前,美國累計確診已超754萬例,死亡逾21.1萬例。關于總統特朗普的感染情況,白宮醫生康利在當地時間6日表示,特朗普已經24小時沒有出現任何癥狀,他目前仍在白宮接受治療。  康利還補充稱,特朗普體內已經檢測出一種新冠病毒抗體。  另據美媒報道,最近幾天,已有34名與白宮相關的人員確診感染,包括白宮工作人員及其接觸者。《今日美國》調查認為,特朗普和其他白宮感染者在幾天內可能在多地傳播病毒,使數百甚至數千人被感染。  而在白宮之外,美國多州的疫情仍呈上升趨勢,醫院面臨的壓力也仍然很大。美媒報道稱,目前全美重癥監護床位使用率超過80%的醫院比例已達20%,而此數字在夏季疫情嚴重時為17%到18%左右。  美國傳染病學專家安東尼•福奇近日稱,在美國的疫情結束之前,“如果我們在秋天和冬天不做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模型告訴我們美國可能有30萬到40萬人死于新冠。”  這一預測甚至超出了華盛頓大學8月份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稱到12月1日,多達30萬人可能死于新冠。資料圖:疫情下的巴西。中新社記者莫成雄攝  巴西確診病例逾500萬  歐洲疫情形勢仍嚴峻  巴西衛生部在當地時間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巴西新增確553例,累計確診超500萬例,位列全球第三,僅次于美國和印度;而累計死亡病例數則排在美國之后居全球第二,已逾14.8萬例。  在歐洲,疫情形勢仍然不容樂觀。7日,法國新增確診逾1.8萬例,捷克新增4457例,烏克蘭新增4753例,均創下疫情暴發以來的新高。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在未來數月不會回復到正常狀態。  此外,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7日宣布,在約旦河谷一個駐扎有2000名官兵的訓練基地暴發了聚集性感染,目前已有101名士兵感染,至少400名官兵被隔離。資料圖:斯里蘭卡的學生。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  世界銀行稱2021年極貧人口或增至1.5億  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仍處困境。  美國人口普查局7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將近四分之一的美國家庭表示,他們的家庭成員已經或可能會在總統大選前面臨失業或減薪的壓力,將近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預計在未來兩個月內銀行可能會收回他們的住房。  同樣在7日,世界銀行在其發布的《2020年貧困與共享繁榮》報告中預測,新冠疫情將使今年新增極貧人口增加8800萬到1.15億人,取決于經濟收縮的嚴重程度,到2021年極貧人口總數可能增至1.5億人。  當地時間6日,世貿組織發布全球貿易預測更新,預計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下降9.2%,其中,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量環比下降14.3%,為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世貿組織副總干事易小準表示,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新冠疫情強勁復蘇,將可能出現更糟的結果。【編輯:郭炘蔚】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農業用水占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  數據顯示,全球許多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下降了20%以上。因此,提高用水效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消耗水資源最多的農業領域。  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于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需要更有效的治理與更健全的機構,包括通過合理的水資源臺賬與審計制度保護關于水資源的權屬和權利。  “這份報告傳遞了一項關鍵信息,即要真正落實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必須即刻開展有力行動,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短缺和匱乏的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在報告中寫道。  糧農組織表示,可采取的行動很多。例如,可在雨養地區,開展集水和儲水設施投資;在灌溉地區,恢復可持續灌溉系統并進行現代化改造等。同時,這些行動需要與最佳農業實踐結合。例如,選擇抗旱作物、改善水資源管理工具等。  報告指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現目標"仍有機會",但前提是確保農業生產中能夠更高效、更可持續地利用淡水和雨水,因為農業用水占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  約有12億人生活在缺水的農業地區  報告繪制了水資源分布圖,并首次以空間視圖描繪出目前的狀況,再加上歷史干旱頻率數據,可對糧食生產的用水受限情況進行更全面的評估。  數據顯示,約有12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他們之中44%身處農村地區,其余人口集中在農村鄉鎮。從地理位置劃分,約40%生活在東亞和東南亞,在南亞所占的比例略高。中亞、北非和西亞的情況也比較嚴重,大約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資源極為短缺和匱乏的農業地區。與之相較,在歐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北美和大洋洲等地區,這一比例不到4%。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有5%的人生活在相似的條件下,這意味著約有五千萬人生活在嚴重干旱每三年就會對耕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  全世界約有11%的雨養農田(1.28億公頃)面臨旱災頻發的問題,約14%的牧場(6.56億公頃)也遭遇著相似的挑戰。同時,超過60%(1.71億公頃)的灌溉農田高度缺水。有11個國家面臨著這兩個雙重挑戰,而這些國家全部位于北非和亞洲。  預計未來全球多數地區灌溉面積將增加  報告認為,水的內在特性決定了它難以被管理,并建議:"水資源管理的規劃應具體到問題本身,并進行動態調整。"  報告提到,灌溉設施可以顯著造福農村貧困人口,支持謹慎計劃擴大灌溉。在2010年至2050年之間,預計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灌溉面積將增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灌溉面積將增加一倍以上,使億萬農村人口從中受益。  報告指出,在某些情況下,農民建設的小規模灌溉系統可能比大型項目更有效率。這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來說可能是一條頗有希望的路線。因為,那里的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未得到良好開發,只有3%的農田有灌溉設施。擴大小規模灌溉的建設可以產生回報,使數百萬農村人口受益。但實際落實還會有很多阻礙。比如,缺乏安全的水權屬,難以獲得融資和信貸等。  報告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開展投資,對舊灌溉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制定有效的政策、落實水資源臺賬與審計制度、明確水資源權屬與權利等。(完)【編輯:甘甜】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題:兩大零售巨頭先后倒閉如何拯救英國失業率?  作者陳婧  在英國圣誕購物季最重要的BoxingDay(節禮日)到來之前,其零售業傳來噩耗:Topshop母公司英國零售巨頭阿卡迪亞集團(ArcadiaGroup)11月30日晚間宣布進入托管階段。目前集團13000名員工中共有9000多名員工處于被“強制休假”狀態。  緊隨其后,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大型百貨公司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進入破產清算階段。12000名員工都將面臨失業風險。  零售業受重創,給原本就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帶來更大壓力,未來一段時期英國經濟怎么走?資料圖:英國倫敦牛津街,民眾進入百貨商店購物。  兩大巨頭倒閉,數萬名員工怎么辦?  阿卡迪亞高層表示,受疫情影響,雖然集團極力保護工作崗位和維護集團財務穩定,但仍難擺脫破產境遇。疫情期間,集團銷售急劇下滑,且未能獲得額外的資金來償還債務。  雖然負責托管該集團的德勤表示,不會立即進行裁員。但是一萬多個崗位仍面臨風險。  而德本漢姆經營狀況在疫情之前就遭遇嚴重下滑,一直在垂死掙扎。2018財年巨虧4.915億英鎊,是公司成立240年來的最大虧損。疫情更加劇了德本漢姆的困境,僅今年5月至8月就裁員3000多人。  英國零售經濟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林表示,鑒于龐大的物業組合、受影響的就業崗位數量以及對整個行業的沖擊,這場倒閉的后果和影響無以復加。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固然是導致德本漢姆在內的多家零售公司破產的直接原因,但長期以來經營不善,品牌影響力下降,未能積極擁抱時代變革進行轉型升級才是企業走向破產的根本癥結所在。當地時間11月5日,英國倫敦,街頭指示牌寫著防范疫情的措施。從5日凌晨開始,英國進入第二次全國性封鎖限制階段。  拿什么拯救居高不下的失業率?  官方數據顯示,英國今年第三季度失業率升至4.8%,為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丁純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隨著疫情蔓延,尤其是第二波疫情到來,英國不得不實行相對嚴厲的防疫措施,在此背景下投資下降、消費需求降低,使得相關零售、餐飲、旅游、住宿、航空等服務業部門受到嚴重打擊和影響。  此外,丁純認為,作為開放經濟體,世界經濟環境惡化也對英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脫歐”加強了這種不確定性,多種因素疊加導致英國這場嚴峻的衰退。  上周,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Sunak)在宣布政府支出計劃同時警告稱,受新冠疫情沖擊,英國將遭遇300多年來最嚴重的衰退,預計失業率將高達7.5%。  經濟嚴重萎縮,零售業受重創,拿什么來拯救英國就業?  好在英國已將經濟政策重點放在對就業崗位和失業者的支持上,為基礎設施投入了數百億英鎊,并確保衛生保健系統能夠應對新一波感染。  蘇納克近期也宣布了逾40億英鎊的疫情支持措施,以解決失業問題。  丁純認為,未來英國經濟走勢取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未來本國、全球特別是歐洲疫情控制情況。作為家庭團聚的重要時間節點,在圣誕節前后不發生第三波疫情至關重要。  二是是否達成脫歐協議。“脫歐談判已經進入尾聲,目前來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較大。”丁純表示。  三是能否有效緩解就業壓力,有針對性地努力避免破產潮出現。  丁純認為,英國應繼續落實增加財政預算撥款,追加基礎設施投資等措施,為建筑業等行業增加崗位,緩解失業壓力。(完)【編輯:孟湘君】